民俗风情当前位置:主页 > 民俗风情 >
【镇安美食】工匠精神与舌尖味道,丁家点心百
来源: 未知 发布:2017-05-27 16:49:47
提起丁家点心,在镇安县算是家喻户晓。提起它,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老字号”、“传统”、“好吃”等等印象标签。为了探索这些印象标签背后的故事,以及传承百年仍旧口碑良好的秘密,记者寻着这些儿时的记忆与味道,来到了宏华街丁家点心铺。
门面的感觉非常简单,简单的写着老丁家,简单的写着祖传点心月饼,一串电话,没有时下流行别致的名字,在众多精心装修的店铺间,朴素到很难让人一眼注意的地步。
店主叫丁伯军,今年已有六十多岁,面对记者的采访,显得很局促,说其实不知道说些什么。记者跟着丁伯军走到了点心作坊内,谈到点心的制作过程时,丁伯军说,“其实也没什么,就是和面,做油酥。”记者说,可是外面那么多点心铺子,到底都没您这种味道。丁伯军这才放开了拘束,有些骄傲的说,“因为别的店铺做点心都是面上两层油,外人不懂其中的细节,不用心做,其实多少面多少油都是有定数的,不能多也不能少。”
工具其实非常简单,一个滚筒的擀面杖,上面已经磨的非常光滑,一个案板,询问到这里的点心时,丁伯军取了一块点心,掰开给记者看,面皮层层薄酥,掰开的瞬间还有面皮掉落,里面的油酥泛着油光,让人很想咬一口。记者说,“这是冰皮么?”丁伯军立马纠正了记者的错误,谈到这方面,丁伯军显得非常精神,他说,“这跟冰皮不一样,这面皮是一层层擀出来的,擀一层,压一层,擀一层,再压一层……”丁伯军比划着手势,没有工具,却仿佛能看到这月饼一层层做出来的样子。记者问到丁伯军做了多少年月饼,丁伯军说,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,就跟着二伯做月饼了。
提到过去的事,丁伯军似乎陷入了回忆,他说那时候家里穷,丁伯军兄弟六个都没有东西吃,饿肚子。父亲那一辈有三个兄弟,他们后来就跟着二伯学做点心,识字也是间间断断的,会算个帐,能养活自己,就已经很满足了。所以后来传给儿子的时候,也反复跟他说,这是养家糊口的手艺,是祖上传下来的,学会了,就饿不死了。
记者看到手里那一层层擀出来的薄皮,手艺的制作其实近乎严苛,询问到是否挨过打时?丁伯军说,挨过啊,那时候擀面皮不是厚了就是薄了,总是挨打,就一直练习一直练习,晚上回去胳膊抬不起来,浑身疼。
记者问当年那些不成功的点心呢?卖了?丁伯军说,没卖,自己吃了。这种点心不能卖,味道不够,不能对不起买点心的人。
丁伯军提到,其实以前做点心的家伙很多,也很大,后来时代所致,只能砸了丢了,所以像沙琪玛等一些点心,就不能做了,现在没了那些工具,做出来的就不是那种味道了。
店铺里的点心样式并不多,传统点心、月饼、酥饺、核桃糖板、小米锅巴、麻饼、麻花,就七样,也没有其他样式,就是如名字一般的一目了然,记者谈到有没有想过做点新的样式,迎合下大家的喜好。丁伯军叹了口气,很诚恳的说,想,但是又怕丢了传统的手艺。
是的,创意不难,难得往往是如何保留传承下来的最本质的东西。如果非要在创新和传统中做一个取舍,那宁可保留最传统的手艺与味道,哪怕舍弃的是更好的生意与机遇。
店里仅有的改变就是核桃糖板卖的多,只卖一点点黑芝麻糖板,不卖花生糖板,丁伯军说,因为大家喜欢,而且核桃糖板吃起来更有营养。
八几年的时候,点心卖八块钱一斤,生意并不好,这几年大家生活水平都上去了,点心的生意也好了起来,丁伯军说,平均下来,一天也能卖三四十斤。其实镇安县里有四家丁家点心,云镇还有一家,都是丁伯军的兄弟几个开的。记者问有没有想过再开一家时,丁伯军说,现在自己有了高血压,再开一家是没精力了,有时候都是老婆和儿子帮忙做。
儿子还很年轻,记者诧异现在的年轻人还能好好做手艺的其实不多,丁伯军说,其实儿子一开始也是不愿意的,就一直跟他说,一直说,现在他大了,也懂事了,知道这门手艺传下去不容易。
记者玩笑的问,你打过他么?丁伯军说,到这一代是单传,舍不得打,其实还是他自己知道了,自己愿意做。记者说,其实现在年轻人大多数都喜欢出去闯一闯,万一您儿子或者您孙子真的不愿意接手,要怎么办?
丁伯军沉默很久,有些悲伤,他叹了口气,说,“那就只能断了。”
丁伯军觉得,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想法,不能勉强,然而丁家点心传到自己手里已经是第七代了,实在不忍心就这么断了,但孩子的想法也是需要尊重的。况且,做点心是需要用心的,喜欢做,就不会觉得累,但如果心不在点心里,也是做不出好点心的。至于以后会怎么样,丁伯军说,“太远的事情不考虑,做好自己吧。”
镇安县是个并不大的县城,岁月洗礼过后,总有些背后的故事,简单而让人怀念。
丁伯军能坚持做着点心,丁家点心能一代代传承下去,其实并没有独特的秘方,有的只是一颗匠心,层层擀压,耐心且专注的坚持,才能锻造出这种让人回味无穷且影响深刻的老味道。
- 上一篇:四月,行走在镇安的幸福“食”光里。
- 下一篇:【佛学文化】进入寺院如何上香。